WEFV2626EFCEYYYB15VEF

 

OKAPI 推薦

  •  

    文/玉山社編輯部2019年06月28日

    【編輯室報告】大人常說,我們必須「立足台灣,放眼世界」,然而,所謂立足台灣,到底是怎麼個立足法?除了感受當下正在發生的事,回溯曾經發生的歷史,也是十分重要的過程。《典藏台灣史》是由前國史館館長張炎憲教授規畫而成的台灣史鉅作,集結了劉益昌、詹素娟、林偉盛等學者之力,論述史前時代、

內容簡介

  1895年後,台灣成為日本帝國的殖民地。無可否認,這50年的殖民統治與經營,對台灣社會產生巨大影響。統治初期,日本政府曾受到台灣人激烈的抵抗,但很快建立了以總督府為中心的統治體制,並積極推動許多建設與開發。在日本的殖民統治與經營下,台灣社會走上近代化發展之路,台灣人的生活與思想亦隨之改變。

  近年來,關於日本時代的研究越來越多,評價也更趨複雜。這不僅是史學研究的重要課題,更連結到「歷史認識」、「歷史教育」的相關爭辯。特別是台灣民主化之後,悠關日本時代的歷史記憶,益發受到關注,也引起許多討論。

  現任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教授的何義麟,與曾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史研究所所長的蔡錦堂,從政治、經濟、教育、宗教等主題著手,以持平的態度,提出鳥瞰日治時期這段歷史過程之全景圖像。

  他們將重點放在殖民統治體制之建立,以及台灣社會的變遷等兩種層面,並討論日本的對台政策、台灣社會的發展與變化,以及台灣人在反抗殖民和接受近代化之間的掙扎,希望讓讀者更淸楚掌握日本時代的歷史脈動。

  =《典藏台灣史》套書介紹=

  全套共七冊的《典藏台灣史》是以全面性觀點,論述史前到當代的一套台灣史鉅作。

  張炎憲教授生前推動台灣史普及化,主張由台灣人自己書寫具有主體性觀點的台灣史。因此,思考這套書的內容時,便希望導進晚進的研究成果,促進台灣社會對台灣歷史的瞭解、提升台灣意識。

  我們常說:「立足台灣,放眼世界。」然而,立足台灣,除了看見當下與未來,更要回溯過去,瞭解前人如何在這片土地落地生根、汲取多元文化養分,而以拼勁和不服輸的精神,一起成就台灣。

  本書系套書集結了劉益昌、詹素娟、林偉盛、溫振華、戴寶村、林呈蓉、何義麟、蔡錦堂、李筱峰、薛化元等重要的台灣史學者之力,在台灣主體性的前提下,統整多年研究成果,建構屬於我們這一代台灣人的台灣史觀。

  第一冊  《史前人群與文化》
  第二冊  《台灣原住民史》
  第三冊  《大航海時代》
  第四冊  《漢人社會的形成》
  第五冊  《19世紀強權競逐下的台灣》
  第六冊  《台灣人的日本時代》
  第七冊  《戰後台灣史》

本書特色

  ◎前國史館館長張炎憲教授規畫,新台灣和平基金會協力推動,玉山社編印完成的《典藏台灣史》第六冊。
  ◎殖民地台灣必然存在剝削、壓迫與差別待遇。然而,當時台灣人的生活與建設,也在逐步發展著。
  ◎當時人們如何反抗殖民、邁向近代化?現在的我們如何客觀評斷這段歷史?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何義麟(第一到三章)


  東京大學總合文化研究科國際社會科學專攻學術博士,現任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教授,主要專書著作包括:《二・二八事件――「台湾人」形成のエスノポリティクス》(東京大学出版会、2003)、《跨越國境線――近代台灣去殖民化之歷程》(稻鄉出版社,2006)、《矢內原忠雄及其帝國主義下之台灣》(台灣書房,2011)、《台湾現代史――二・二八事件をめぐる歴史の再記憶》(平凡社、2014)、《戰後在日臺灣人之處境與認同》(五南,2015)等。

蔡錦堂(第四到五章)

  日本國立筑波大學歷史人類學研究科畢、文學博士,曾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史研究所所長,現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史研究所兼任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臺灣宗教史、台灣教育史、日本近代史。

  主要著作:《日本帝國主義下台灣的宗教政策》(日本.同成社)、《戰爭體制下的台灣》(日創社)、《從神社到忠烈祠:台灣「國家宗祀」的轉換》(群學)、〈日本治台後半期的「奢侈品」──台北高等學校與近代台灣菁英的誕生〉。

 

目錄

總序 建構台灣主體性的歷史論述
前言

第一章    異民族統治與殖民地經營
第一節・總督府統治體制的確立
第二節・統治法令與地方行政變革
第三節・殖民地開發與近代化迷思

第二章    資本主義化的光與影
第一節・基礎建設的展開及影響
第二節・米糖經濟與貿易活動發展
第三節・社會新風貌與住民生活變化

第三章    內地延長主義與自治運動
第一節・總督官制與統治體制的演變
第二節・同化教育與近代化的追求
第三節・自治運動與台灣人意識的誕生

第四章    日治中期的社會變遷
第一節・近代學校教育的變遷
第二節・總督府的宗教政策與影響
第三節・政治社會的變遷

第五章    戰爭體制下的台灣
第一節・台灣社會教化運動的展開
第二節・軍事人力動員
第三節・戰爭體制下的庶民生活

參考書目
圖次
 

總序

建構台灣主體性的歷史論述


  《典藏台灣史》這一套書的撰寫計畫,是由新台灣和平基金會贊助,在前國史館館長張炎憲教授的主導下推動的。炎憲學長生前一直持續關注推動台灣史普及化工作,更主張由台灣人自己書寫具有台灣主體性觀點的台灣史,因此,在思考這套書的內容時,便希望由台灣史相關領域的研究者執筆,在台灣主體性的前提下,導進晚進的研究成果,促進台灣社會對台灣歷史的瞭解。特別是讀者透過對台灣歷史的認識,可以強化對台灣的認同、提升台灣意識。

  根據我的瞭解,他早在2000年之前,就希望可以進行此一奠基在學術研究成果的教育推廣工作。為此,他取得辜寬敏董事長的支持,找了台灣史各個領域的研究者共同推動。但是,炎憲學長所徵詢的台灣史學界的朋友,當時多處於過度動員的狀態,學術研究、教學和社會服務工作都十分吃緊,一時之間無法有成果產出。

  2000年政黨輪替之後,炎憲學長擔任國史館館長,不僅公務冗忙,而且致力於體制內對台灣史研究的支持工作,推動民主憲政及二二八事件史料的蒐集、出版,特別是主催二二八事件的責任歸屬研究。而在陳水扁總統的大力支持下,白色恐怖檔案的取得,獲得一定突破的狀況下,又接著進行白色恐怖史料的編纂和研究工作。為此,炎憲學長又積極尋找學術界的朋友共同投入,大家的時間更加吃緊,前述台灣史的普及工作也不得已暫緩下來。

  2008年之後,炎憲學長希望透過學術社團和社會支持,推動台灣主體性的歷史研究、推廣工作。因此,他擔任台灣教授協會會長,在重新擔任台灣歷史學會理事長期間,也繼續找台灣史學界的朋友一起投入,並出版了不少成果。而原本未能完成的《典藏台灣史》工作,也在辜寬敏董事長的支持,以及吳榮義董事長協助推動下,再次組成團隊,展開此套書的編纂工作。

  炎憲學長生前持續展開此一計畫的規劃、執行工作。而且與團隊朋友們聚會討論這套書的內容,並找陳美蓉協助行政聯繫的工作。四年前張教授赴美國進行口述歷史期間不幸過世時,整套書的構想已經成形。根據炎憲學長的構想,包含第一冊「史前人群與文化」是由中央研究院史語所劉益昌教授負責撰稿,而第二冊「台灣原住民史」由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詹素娟教授負責撰稿,第三冊「大航海時代」則由暨南大學歷史系林偉盛教授負責撰稿,第四冊「漢人社會的形成」則是由長榮大學台研所溫振華教授及政治大學台史所的戴寶村教授負責撰稿,第五冊「19世紀強權競逐下的台灣」則是由淡江大學歷史系林呈蓉教授負責撰稿,第六冊「台灣人的日本時代」則是由國立台北教育大學何義麟教授以及台灣師範大學台灣史研究所的蔡錦堂教授負責撰稿,第七冊「戰後台灣史」炎憲學長除了親自參與撰稿工作,也找我一起參與,同時準備在章節確認完畢後,再請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文所的李筱峰教授一同參與撰稿工作。

  相較於過去在強人威權體制時期,台灣史被迫成為禁忌,隨著台灣自由化、民主化的改革,經歷抗爭、建立的台灣史終能成為學術領域的學科。但是,過去長期政治禁忌的陰影並未完全散去,歷史工作者對於歷史教育的內涵,距離正常化仍有相當的距離。其中,除了為數可觀不願正視台灣歷史主體性的看法之外,也有的學者試圖在台灣史領域去「政治」,不僅迴避政治轉型之後對過去歷史再評價的工作,有的人更主張歷史教育去「政治史」,不願處理具有現實意義的歷史課題。

  不過,如果從歷史學者耳熟能詳的E.H.Carr或是Benedetto Croce對歷史知識的切入,無論是前者的「歷史是歷史家與事實之間不斷交互作用的過程,是現在與過去持續無終止的對話」,或是後者的「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都指出了歷史的一個重要特色:歷史的書寫不可忽視當代價值的重要性。在台灣已經名列自由國家之際,根據自由、民主、法治的價值做出與不民主時代不同的歷史評價,在某種意義上,正是歷史時空特色的體現。另一方面,在民主時代,注意人民生活層面的歷史,或是注重文化史與生活史的面向,也是歷史書寫不可忽視的課題。然而,只強調文化生活而摒棄政治的作法,實際上是不利於歷史脈絡的掌握,也不利於做出歷史的解釋。因為台灣住民所生存、存在的歷史時空的環境,包括在現實的制度規範或是國家運作的狀態,以及台灣與國際、外界互動的情形,透過這樣的歷史脈絡才能有助於了解所謂人民的歷史。

  根據炎憲學長構想的全書架構,除了強調台灣主體性的觀點外,台灣與世界的脈動,貫穿了《典藏台灣史》各本的內容,從第一冊「史前人群與文化」直到第七冊「戰後台灣史」。而正視不同時代的政治體制或政策對台灣的影響,也是《典藏台灣史》書寫的特色。

  炎憲學長過世後,為了延續他的遺志,各位撰稿教授同意繼續推動此一工作,並在新台灣和平基金會繼續的支持下,而有這套書的完成,並承蒙玉山社的支持使得本書得以陸續順利出版,這是特別必須感謝的。期待這本書的出版,可以促進台灣史研究的普及化與強化社會的台灣意識,也可以告慰炎憲學長在天之靈。
 
主編  薛化元 2018年9月24日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2942345
  • 叢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248頁 / 14.8 x 20 x 1.24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內容連載

第一節.總督府統治體制的確立
 
1895年5月10日,淸國在台官員與台灣本地士紳,為反對淸廷將台灣割讓日本,共同決定建立「台灣民主國」,展開對抗日軍入侵行動。然而,由於淸國駐軍無心作戰,主事者欠缺領導力又臨陣脫逃,6月14日樺山總督率領的軍隊進入台北城,17日擧行「始政」儀式,此時民主國政府已經潰散。雖然,南部的首領劉永福還持續抵抗,但同年10月間已經徹底瓦解。儘管如此,往後台灣民眾還是持續進行武力抵抗。由於治安無法確立,紛亂中總督也難以久任,連續更換樺山資紀、桂太郎、乃木希典等三任總督之後,到了第四任兒玉源太郎總督就任,藉由民政長官後藤新平之幹練手法,採用保甲制度的社會控制,以及利誘與捕殺等手法,才徹底剷除武裝抗日勢力,並逐步確立其總督專制之統治體制。在日本史上,後藤治理台灣的功績顯著,後日他更藉此得以在官場步步高升。但是,在其建立功業的過程中,眾多台灣民眾的犧牲,也是不可忽視的面向。
 
壹、日治初期的武裝抗日活動
 
日治前期20年間,台灣住民進行武力抵抗,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前述以台灣民主國官軍與各地義軍為主的抗日活動,這一年的台灣抗日可稱之為「乙未戰爭」,因為從傷亡的人數來看,其慘烈並不下於前一年的淸日「甲午戰爭」,因此不宜低估為「乙未之役」。第二個階段是民主國瓦解後到1902年間,由住民自主發動的武力抗爭,第三個階段則是從1907年北埔事件到1915年的礁吧哖事件等,發生在各地的密謀反日行動,這些事件對統治者造成一定的衝擊,對當地社會也有深遠的影響。其後,台灣民眾認淸武力抗爭已無勝算,加上世界思潮傳播的影響,社會菁英轉而展開非武力抵抗的政治社會運動。
 

 

 

 

對於急性心源性猝死帶來的那種瀕死感,年僅28歲的廣東青年李燦(化名)有了一次切身的體會。 11天前,2月24日下午,作為陪護人員的他,本坐在暨大附一院脊柱骨科的病床旁照顧住院的父親。再醒過來時,人已經躺在了醫院重癥監護室內。期間發生了什麼,年輕人完全不知情。 若不是當時醫院脊柱骨科、ICU、麻醉科、心外科一幫醫生持續進行了2個多小時的徒手心肺復甦;若不是及時調來了體外人工膜肺ECMO,讓其病變的心臟能夠短暫放假、緩慢恢復;若不是家人毫不遲疑的配合,用上代價高昂的生命維持設備ECMO……小伙子的結局必然只有一個:死亡。 1分鐘100次有效心臟按壓這群醫護人員按了1.5萬次 2月24日下午6點08分之前,李燦是一個身體健康,高大帥氣的年輕人,吸菸、不酗酒。沒有人留意他在猝死之前在幹什麼,小伙子突然從陪護人員凳子上栽倒在地後,一旁的家人立即開始大聲呼救。 暨大附一院脊柱外科病區護士最先趕來查看究竟,發現異狀後立即跑到了醫生休息區請求支援。當時正預備下班的年輕醫生陽華,火速跑到李燦身旁時,也只看到小伙子抽搐了幾下後再無反應,怎麼呼喊都不會應答。 陽華和兩名護士將他抬上病床,進一步探查發現,小伙子已然沒有脈搏、毫無意識,心臟業已停跳。 緊急在李燦身上開闢了兩條補液通道後,其中一名護士開始打電話尋求醫院ICU、心外科、麻醉科的支援。另一名則開始利用心電監護設備,開始監測李燦的生命信息。 倚靠在病床邊的陽華,同步奮力的為年輕猝死者進行心臟按壓。每分鐘100-120次,每次下壓胸廓要達到4-5厘米。看似簡單、重複的機械動作,此時成為最能保住年輕生命的法寶。只是純靠體力來支撐的話,普通人極難規範的堅持超過兩分以上。「過去這麼久了,手腕依然酸痛」,陽華在接受南都記者採訪時表示道。這個並不高大的年輕醫生,當時迸發的爆發力堪稱驚人。「也沒有去想太多,也算是有點小私心,那就是不能眼看著這麼年輕的生命就沒了。」 ... 在ICU醫生黃世芳趕到之前,陽華獨立支撐了快20分鐘。6點前後,正是交接班時間,剛剛上班沒多久的黃世芳,第一時間就趕來支援。在重癥監護幹了10多年,對於監測、搶救等徒手心肺復甦的專業操作,自不在話下。 緊接著,趕來會診的心臟外科李小輝醫生也加入到了救援團隊中來,專業的胸外按壓隊伍,龐大起來。陽華也有了更多的時間休息。 「前後一共有5名醫生、護士參與了對李燦心肺復甦的按壓操作」,之後趕來的麻醉科主任李雅蘭也很快加入到了救援隊伍當中。作為麻醉專家,她更能從心電監護設備中的波形中觀察到心肺按壓的直接效果。 「還有一個直接的證據證明我們心肺復甦的有效,小伙子心源性猝死已經20多分鐘了,可瞳孔依然沒有散大。說明腦部供血依然在持續著」,李雅蘭告訴南都記者,這種持續,是醫生護士們堅持不中斷的徒手奮力下壓胸廓得來的。 從陽華開始進行心臟按壓算起,到最後停止心臟按壓,這群醫生、護士們一共堅持了兩個半小時,合150分鐘。前前後後持續的有效心肺復甦,超過1.5萬次。 掰掉了99支腎上腺素年輕人用掉了其中85支 支援力量漸漸強大起來,李燦發生猝死的普通脊柱骨科病房,也擁有了成為重癥監護室、重癥搶救室的實力。根本來不及挪動李燦,現場醫護團隊在普通病床上就完成了對李燦的氣管插管、深靜脈穿刺和撓動脈穿刺。 心源性猝死,意味著心臟停跳,血壓快速下降到0。「經過撓動脈穿刺的穿刺針,能夠從血管內,監測到最為真實的血壓情況」。 最為關鍵的,還是要儘快恢復李燦的心、血管循環系統。能夠使心臟收縮力加強,讓心臟、肝、和筋骨的血管擴張,皮膚、粘膜血管收縮的關鍵藥物,就是腎上腺素了。這種可合成的藥劑,也是拯救瀕死患者最為關鍵的必備藥品。 為了將瀕死狀態的李燦拉回來,現場臨時組合的救治團隊,開始不計成本的使用腎上腺素。一開始是每間隔3分鐘1毫克這樣使用,可類似添燈油似的方案,根本不足以重啟猝死者的心臟。 之前建立的兩條補液通道里,開始大劑量的推入腎上腺素。一個補液袋裡被推進了8毫克,一個則被推進了10毫克。整個脊柱骨科病區里的腎上腺素全部用完,科室的護士和支援醫生又從鄰近的科室里借來了幾十支。「事後我們計算了一下,總共掰掉了99支1毫克裝的腎上腺素。患者通過補液渠道、推注的就達到了84支。」 ... 可即便如此,李燦的生命,依然掌握在陽華、黃世芳、李小輝等現場進行心肺復甦的醫生、護士們的手掌下。 「我們做好了最壞的打算,也叫家屬進來觀察過搶救狀況。只要停止心肺復甦,心電監護上會很快形成一條代表死亡的直線」,李雅蘭表示。 此時,現場搶救已經過去了1個多小時,心外科李小輝醫生很快給上級醫生,副主任陸華打電話尋求支持;麻醉科醫生盧浩依然往返麻醉科、脊柱外科病房間,拿急救設備、藥品、耗材;已經完成交班的ICU醫生高露則多跑出了一萬多步,往返ICU查猝死年輕人的生化指標,並通知ICU護理團隊準備接收病人。 李燦當時反映出來的一切癥狀,都提示著只能使用ECMO,才有挽救年輕生命的可能。 「他要真是新冠患者,也得先讓他活」 陸華主任接到電話時,當時正在十公里外的流花湖附近家中。新冠疫情流行期間,城市居民減少了外出,從流花路到黃埔大道之間的城市核心路段的交通變得非常順暢。不到20分鐘的時間,他就趕到了醫院,出現在了脊柱骨科的病房裡。 另一名心外科醫生則從心臟外科里,推出來了在心外科常備的體外人工膜肺-ECMO.這種機器,原本更多的應用於是心臟外科手術或者心、肺移植手術當中。特殊的離心泵加導管、膜肺,能夠讓使用的患者即便在心臟、肺臟完全怠工的情況下,依然維持著生命必須的血液、氧氣供應。 ... 得益於前些年流感流行期間的爆款科普文章,它近乎逆天的功能開始為普通人群得知。 在此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當中,這個設備被廣泛運用於危重型患者的救治當中。有了它,患者病變的心臟、肺臟能夠部分甚至完全的解放出來放個假,心肺不工作,患者也依然存活。 設備是最高級的生命支持設備,缺點只有一個—貴。「耗材開包需要的費用接近4萬元,這還是取消耗材加成之後的收費標準。而運營維護期間的高昂治療相關成本,每天以萬元計算」,陸華告訴南都記者。 這麼年輕,總不能就這麼不救了。ICU醫生黃世芳最先出來和患者家屬開始交流,說明病情的同時,也點出了當下救治的希望全部仰仗於一臺運營成本高昂的生命支持系統上。「雖然患者當時還在脊柱骨科,但我覺得已經是我ICU管的病人了,我有必要和患者交代清楚搶救方案」。 於此同時,現場的醫護人員也叫來了醫院的行政總值班。萬一家屬不能及時簽字、繳費,行政總值班將為這幫現場搶救的醫護人員做主,簽字繼續必要的治療。 有時候急危重癥的搶救,前進一步就是生,退後一步或者暫停多一刻都意味著死。橫亙在生死之前的,早已不是醫療技術上的因素,更多的是患者家屬基於經濟基礎、倫常綱理進行的考量。 猝死者李燦的父親本身還在病榻上,聞訊趕來的叔叔,在目睹了整個搶救過程後,現場拍板,簽字繼續搶救。這一決定,解除了現場十多名醫護人員的後顧之憂。 李燦胸廓外的按壓依然在持續著,陸華和李小輝等心外科醫生,開始著手利用導管、ECMO建立一套獨立的體外循環。 切開年輕人股動脈、股靜脈的期間,短暫暫停了10秒鐘的按壓,是李雅蘭主任在一旁做的計時。將導管接駁進入動靜脈時,也暫停了10秒鐘心肺復甦。直到人工膜肺的離心泵開始發出細微的嗡嗡聲時,堅持了2小時22分鐘心肺復甦的陽華他們才徹底停下來。 人工膜肺不僅解放了猝死患者李燦的心臟、肺臟,同時解放了5名輪番心肺復甦的醫生、護士的雙手。 血管切開時,看著噴濺出來的血液。李雅蘭才想起當下依然是新冠流行期間,猝死者李燦的感染狀況並不明確。「他要是新冠患者,我們這個房間的醫生、護士估計都得中招」,李雅蘭現場提示了一句。 「他要是新冠患者,我們也得先讓他活過來」,埋頭操作的陸華沒有太多的在意。 救下來了,猝死小伙「丟掉」了一個月記憶 ECMO的神奇之處真不是吹出來的,機器一轉動起來,李燦的血壓、循環、心跳等指標,就開始直觀地反饋在了心電監護設備上。而細心的ICU醫生,在李燦的胸部,數出有九條電擊除顫遺留的痕跡。200焦耳的電流刺激糾正室顫,小伙子一共吃了九次。 ... 心源性猝死雖然短暫緩解,可為什麼會年紀輕輕的發生心源性猝死,則還需要逐一的排查。第一項就是通過影像學檢查排查可能的肺栓塞。 一行專家們,又小心翼翼的推著上了ECMO、呼吸機的李燦,前往CT室進行影像排查。「搶救車床,那一刻成了醫院裡行走的ICU」,黃世芳表示道。影像結果很快排除了肺栓塞的可能。 「結合各種癥狀、表現來判斷,他其實極可能患的是布魯加達綜合徵,一種遺傳心臟病。是導致青壯年群體猝死的主要原因」黃世芳告訴南都記者,後續的排查治療,已經非常支持這一診斷。 各種對應的治療還需繼續,為了預防救治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感染,陸華給開出了最高規格的抗生素。「畢竟當時的治療環境並不是絕對潔凈的手術室,而是患者發生猝死的病房,感染幾率大大增加。花了這麼大精力去挽救這個年輕人,總不能讓他倒在感染關上。」 急性創傷帶來的腎臟損傷出現後,血液濾過團隊也及時的在ICU里給年輕人進行了透析。 各種針對性的措施,只為保住李燦艱難搶救下來的生命。 直到使用了ECMO88小時之後,得到足夠休息的心臟徹底緩過來後,黃世芳所在的ICU團隊,這才給他撤離了ECMO。在當下用血十分緊張的情況下,ICU給小伙子爭取到了兩個單位撤機用的紅細胞。 又過了兩天,小伙子徹底撤離了氣管插管、呼吸機。撤機當天,小伙子就悠悠醒轉過來,渾然不知自己躺在父親住院的醫院ICU里,甚至忘記了父親住院這回事。「最近的記憶,停留在春節前和好友聚餐的片段,他會反問我們醫生,自己是不是喝大了。」 小伙子生命真正保住了,只是因為短暫腦部缺血缺氧帶來的腦損傷,他丟掉了1個月的記憶。當然,那場持續了兩個半小時的胸廓按壓,也給小伙子帶來了一定的副損傷,胸骨出現骨折。「這很正常,有效的下壓胸廓和保護胸骨之間,再專業的醫生都難於把握分寸和力道」,黃世芳表示,這樣的骨折也並不嚴重,慢慢修養,骨折自會癒合。 「只是小伙子罹患的布魯加達綜合徵,今後復發的可能性極大,可能需要安裝一個起搏器,預防第二次心源性猝死。」 能否探索著建立ECMO基金 李燦最終能夠搶救過來,讓搶救團隊興奮不已。年資最高的李雅蘭則一直在思索著案例成功後最需要總結、歸納的原則。 ... 「在整個心臟按壓的過程中,我們堅持原則,持續按壓,如果有任何操作需要停頓心臟按壓,也堅決不超過十秒鐘,這是心肺復甦裡面的原則,我們整個搶救都在堅持這個原則」。 所以,雖然患者心臟停跳近兩個半小時,但是,腦功能回復接近正常。「我們應該以此宣傳,讓社會人都知道。如果發現心臟驟停,一定持續做心臟按壓,並就近藉助AED(電除顫儀)進行除顫。同時撥打120,120急救團隊的醫生對患者,應該做正確的心肺復甦和後續的積極治療」。 李雅蘭同時表示,這一案例也提示,對年輕、沒有基礎疾病的患者,ECMO的應用應該擴大適應癥,要積極把ECMO在心臟驟停中急救的應用推廣開來。「如果能建立一個基金會,對患者家屬經濟上不支持上ECMO的情況下,醫生也能通過基金會解除搶救治療的後顧之憂。畢竟不上就意味著死亡,上了有時間、空間讓現代醫學去放手一搏。」 責任編輯:王志遠

 

 

WEFV2626EFCEYYYB15VEF

 

 

 

文章來源取自於:

 

 

壹讀 https://read01.com/J8GKGyD.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827180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東勢LOB髮型修改推薦髮廊台中東區染出滿意的髮色專業染髮燙髮髮廊潭子霸氣十足的寸頭推薦髮型設計工作室綠園道附近男生髮型推薦的髮廊推薦髮廊
一中商圈推薦髮根不好剪專業剪髮推薦髮廊 東勢電棒燙學生染髮推薦髮廊 染髮技術最好的台中髮廊霧峰霧感流行髮色 神岡自然捲毛燥有漂過修改髮型推薦髮廊學生染髮推薦髮廊 PTT推薦的台中護髮染髮燙髮推薦大肚八字劉海 太平逗號瀏海推薦染髮店 灰色霧感台中染髮推薦大遠百附近霧感染髮推薦染髮髮廊 新社新髮型設計推薦髮廊 布丁頭的救星推薦美髮沙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多人使用都說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